发布时间:2018-03-12 来源:长江日报 点击率:
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
汉阳区深入推进“项目落地开工行动”
根据全市关于开展2018年“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”活动的决策部署,为促进重点建设项目早落地、早开工、早见效,在全区上下营造“互学互看互比、创业创新创优”的浓厚氛围,形成“抓项目、保发展”拼搏赶超的发展态势。3月7日上午,汉阳区举行全区“招商引资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”活动,4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,工程总投资超325亿元。
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分别是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建设项目、郭茨口小学建设项目、九州通健康城建设项目、四新大道延长线道排工程。
2018年汉阳区重大项目计划坚持“稳中求进”工作总基调,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理念,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,重点加快汉阳转型发展。全区上下牢固树立“开局就是决战,起步就是冲刺”的意识,深入推进“项目落地开工行动”。
定目标>
7大战略项目落地推进
2018年,全区重大项目库计划实施项目208项,比上年增加33项,估算总投资2890.39亿元。汉阳区今年将重点做好7个领域重点项目的推进,分别是:列入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推进计划的建设类项目;对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,位于长江主轴、历史之城、长江大保护建设范围内的项目;市级重大项目、市级重点工程范围内的项目;有利于城区功能提档升级,服务于重点功能区、亮点区块建设及周边配套项目;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,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项目;有利于改善民生,提高社会幸福指数的社会事业项目;年度计划投资强度较大,对全区投资起重要支撑作用的房地产类项目。
盯进度>
4大“抓手”狠抓重点
全区上下狠抓4大重点工作,加强调度,深化服务,形成全力以赴抓项目、促开工、扩投资的拼搏态势,确保全面完成重大项目建设目标及年度投资计划。
抓开工,尽快形成投资增量。把握时间节点,力促已供地项目早日开工,力争95项前期项目开工率达到60%以上,完成投资220亿元以上。尽快完善一批开工项目投资挂网申报工作,为投资工作“开门红”奠定基础;重点推进远洋归元里、武汉国际文化商业中心A区等项目全面启动建设;加快推进城投新天岳地块、九州通健康城项目建设;着力协调督促庭瑞、保利二零四九、城投、广电等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建设速度,尽快启动未动工地块的建设;此外专题调度一批中小学、城建项目建设,加大政府投资项目推进工作力度。
抓调度,切实夯实有效投资。抓续建项目进度,推动在建项目早竣工、投产项目早达产。对重点项目要加强调度,依据年度形象进度目标督促企业加快建设并按时足额上报投资;紧盯一批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推进,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
抓统计,提高项目入库率。加强与省、市统计部门和责任单位的沟通和衔接,加大投资统计力度,着力解决投资统计报送滞后问题。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特别是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,督促各责任单位明确专人提前做好入库资料收集、汇总。按照汉阳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共享原则,定期分析共建区返还投资构成,积极协调东风雷诺汽车产业园和三环线以南共建区内50%的固投足量纳入区统计口径。
抓地块,促进招商签约项目落地。强化精准招商,倒排重大签约项目落地计划,开展有针对性的“一对一”落地服务保障工作。主动对接服务,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和协调,解决项目落地和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,促进招商项目早落地。加快推进“三旧改造”土地开发整理,力争实现供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,进一步夯实项目滚动发展、梯度推进格局。
严管理>
4个“强化”确保质量
强化服务调度,加快项目推进。坚持领导干部每月进项目、进企业、进园区、进基层,促增长、促发展的“四进两促”活动,建立项目推进及投资月调度机制,加强从招商引资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全程跟踪及管理。
强化专项督查,保障项目推进。及时梳理全区已供待建建设用地,对未开工和进展缓慢项目实施对口联系,建立项目落地开工周报制度,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,分析原因,采取有力措施,督促企业动工建设。
强化考核管理,落实工作责任。将重大项目纳入全区绩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;区发改委每月分解项目推进和投资计划,并按月通报完成情况;督促各责任单位和部门明确分管领导并挑选能力强、负责任的同志担任联络员,定人定责,加强调度,抓好项目推进服务,确保计划按期完成。
强化组织领导,形成工作合力。成立全区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工作专班,建立区级领导挂点重大项目工作机制。从项目库中挑选出32个续建及已拿地的前期项目作为区领导挂点项目。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督促检查,推进工作落实。区重大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重大项目推进会,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。区重大办抓好定期调度、重大问题收集转办、服务对接、信息反馈等环节,按月通报挂点重大项目的推进情况。各职能部门和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,建立项目推进工作责任制,强化部门联勤联动,树立项目服务意识,切实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。
【汉阳发展“助推器”】
投资超过300亿打造长江主轴地标建筑
远洋东方境世界观项目位于武汉归元寺片区,周边龟山、月湖、长江、汉江等山水资源汇聚,双地铁贯通,四大主干道环绕,高速衔接可通往全国。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,总建筑面积240万平方米。规划建设国际智慧健康住区、世界文化艺术街区、高端公寓集群、总部国际写字楼、星级酒店等多元物业形态,构筑国际顶配级综合体。
该项目乘势武汉规划长江主轴和长江文明之心,打造世界级人文集聚展示区的契机,秉持“以现代诠释传统、将城市文化注入建筑群落”的设计理念,突出其历史文化客厅的主导性,将该项目建设成为武汉长江主轴最具标志性的地标建筑,推动片区打造成为武汉2049国际化大都市先导区,提升武汉归元片区的城市影响力。
打造特色总部经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
九州通健康城项目位于汉阳区龙阳湖畔,交通便利。项目总投资25亿元,占地约70亩,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。项目预计2021年底整体交付运营。整体建成后预计将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,新增产值50亿元,新增税收5亿元以上。
该项目作为“龙阳湖健康谷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打造现代医药物流技术服务、智慧医疗、医药电子商务、个人健康管理、养生养老信息化服务、生物医药的研发与创新等总部经济。
项目规划分三大板块。电商总部大厦实现智慧医药健康产业聚核发展。孵化器加速器内设创新研发平台,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。会议会展中心板块未来可为产品展示、体验、推介、交易提供全方位服务。
项目产业规划主要围绕“六大中心”展开实施。电商总部中心将九州通现有七大电商板块纳入其中;智慧医疗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更精准、更便捷、更高效的医疗服务;健康大数据中心建立医药健康数据应用模型,与医药工业企业、医疗机构和保险机构实现联动;智慧养老管理中心打造智慧养老综合管理中心;创业孵化中心设立创新研发平台;产业支持中心建立高规格行业会务会展服务体系,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。
项目周边汇集了新龙药业、敬宇堂、太康城等近百家涉医企业和研发机构,九州通将充分发挥集团产业优势,吸纳大健康产业总部企业入驻,实现医药智慧健康产业和高科技现代专业人才的聚集,进一步促进汉阳区经济高速发展。
倾力“城建提质”建设“最”美汉阳
四新大道延长线道路排水工程西起龙阳湖东路,东止龙阳大道,紧邻“六湖连通”主要通道朱家新港,道路长约1095米,红线宽40米,规划为城市次干路,双向4车道。
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区域居民与地铁3号线快速对接,提升城市交通服务功能,有效完善汤山片区路网结构,同时改善朱家新港及龙阳湖水环境,完善区域排水管网体系,促使汤山村“城中村”改造加速完成,为周边群众营造良好的出行和生活环境。
区建设局将精心组织,科学管理,以“最优方案、最大力度、最小动静、最好效果”为要求,力争在2018年底前完成四新大道延长线项目建设,同时努力做好其他各项工作。
力推前期工作,制定“最优方案”。重点围绕军运会配套项目、断头路、拥堵路、景观路等工程,创新工作方法,优化审批流程,前期推进下大力,不冒风险赶工期。同时,进一步优化、细化建设方案和建设时序,突出重点、化解难点、打造亮点。
全力克难攻坚,凝聚“最大力度”。着力破解融资难,大力推进PPP建设模式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。着力破解拆迁难,充分发挥街道的主导作用。着力破解审批难,打足提前量,积极作为,做好相关审批环节的沟通和协调工作。
慎开工早完工,力争“最小动静”。抓住开工和竣工两个关键节点,定期督办,加强目标管控,层层压实责任。同时,加大监管力度,提升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标准,努力把工程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提升功能品质,争创“最佳效果”。有序开展全区道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工作。确保22条道路建成通车。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。
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均衡协调发展
汉阳区郭茨口小学改扩建项目是武汉市2018年重大建设项目之一,项目地处汉阳区江汉二桥西侧,建设规模为24个教学班,并引入华师附小办学品牌。该校的建设对解决汉阳区西部地区适龄儿童入学压力,提升该地区办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。
2018年在区委、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,汉阳区教育局充分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趋势,将大手笔调整学校布局结构,大力推进汉阳教育均衡、内涵、优质发展。
坚持按照“强东带西、重心南移”的发展思路,深入推进“巩固提升钟家村地区教育示范中心、扩张壮大二桥地区教育发展中心、聚力创建四新地区现代教育中心”的工作目标,促进七大教育片区协调发展。
以加快学校建设为重点,全力破解义务段学位不足难题。加快推进学校建设,加快鹦鹉洲小学、新郭茨口小学、国博一小、国博二小、英才中学、新钟家村中学等项目进度,启动国博三小等11所学校前期建设。加快推进一批老旧城区学校升级改造,并拓宽融资渠道,采取“PPP”、开发商代建、拆迁还建、合作共建等方式,多渠道筹措学校建设资金,确保列入建设计划的项目如期交付。
持续深化学区制改革,多渠道引进区域外优质教育品牌,高起点、高标准、高品质打造新建学校。统筹安排名校托管新校,缩小校际办学水平差距,引进区域外教育品牌好国际知名教育集团,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,今年底争取引进落地一所国际化学校,满足汉阳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。